問題解答

週二, 26 十二月 2017 13:58

水污染來源?

現今家庭的生活用水,雖已經在自來水廠做適當的處理,然而經過數十公里長的輸送,可能因為管線的老舊、水池及水塔等用水設備不符合標準或未定期清洗管理、地震造成管線破損或房舍改建造成管線接錯等而造成二次的污染。水源中潛在的污染物,包括可能致癌的三鹵甲烷、農藥,水中的囊胞菌、寄生蟲、細菌等有害微生物,再加上老舊鉛管中的重金屬鉛亦會滲入輸送水中。此類污染物,大部分都無法以煮沸的方法去除,肉眼亦無法看見,若長期飲用可能會影響健康。
餘氯及異味:氯為供水系統必須的消毒抑菌成分,當濃度高於2-3ppm時,人類的嗅覺即能感受到其特殊的刺激性氣味(消毒水味),亦會影響飲水的氣味與口感。接觸過量的氯會使皮膚乾燥,刺激皮膚產生過敏性濕疹。
三鹵甲烷:自來水在淨水場加氯消毒過程中,水中有機物和氯反應會形成三鹵甲烷,其主要的生成物包括CHCl3(氯仿)、CHBrCl2(一溴二氯甲烷),CHBr2Cl(二溴一氯甲烷)、CHBr3(溴仿)等,此四者合稱總三鹵甲烷(TTHM)。根據日本的研究及環保署環境檢驗所實驗結果,自來水煮沸過程中,三鹵甲烷會先隨溫度增加而增加,並於煮沸到100℃時達到最高點,此後若打開鍋蓋繼續煮沸三~五分鐘則三鹵甲烷含量會大幅減少。因此家中以開水壼煮開水,並於煮沸後打開蓋子再煮沸三~五分鐘將可有效降低三鹵甲烷的含量。
重金屬鉛:早期鋪設的給水管通常使用鉛管,至今台灣仍然有許多老舊社區繼續使用鉛管而不自知,部分銅管也有金屬鉛污染的可能性。長久飲用含鉛的飲水,在醫學文獻上曾有報告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、高血壓、慢性腎臟病的機率。
細菌:細菌的種類繁多,在水中的細菌主要包括:傷寒沙門氏菌(主要會造成食物中毒、腸道炎、傷寒)、大腸桿菌((主要會造成下痢、脫水及嘔吐)、金黃色葡萄球菌 (主要會造成食物中毒、腦膜炎、休克)、綠膿桿菌(主要會造成傷口感染、敗血症),不同種類的細菌會造成不同的病症。約99%細菌大於0.5微米,自來水公司通常於自來水中以添加消毒水的方式,來抑制細菌的繁殖並殺死細菌。
囊胞菌:為具有傳染性的寄生蟲、孢子胞囊的統稱(包括隱孢子蟲、梨形鞭毛蟲…等),若不慎食入,會引起腸胃絞痛、腹瀉、嘔吐等症狀,對抵抗較弱者(如小孩、老人、病人),其病症則更加顯著。水源中最小的囊胞菌,其大小約為0.6微米。
其他重金屬:如鐵、鎘、鋁、砷、汞、六價鉻、壬基酚等。

最後修改於 週四, 28 十二月 2017 14:09
  • 90093 屏東市前進里經建路21號
  • 電話:08-7558557 傳真:08-7555055

  •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
  • 90093 屏東市前進里經建路21號
  • 電話:08-7558557 傳真:08-7537100 信箱: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
© 2017 凡事康流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